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 > 心理资讯 > 勒内·笛卡尔:首次提出“身心问题” 正文

勒内·笛卡尔:首次提出“身心问题”

时间:2024-11-23 03:24:06 来源:网络整理 编辑:心理资讯

核心提示

勒内·笛卡尔 René Descartes生于1596年,出生地:法兰西王国,图赖讷拉海。卒于1650年,逝世地:瑞典,斯德哥尔摩市。毕业于普瓦提埃大学。核心思想勒内·笛卡尔在哲学和数学领域都做出了卓

勒内·笛卡尔 René Descartes

生于1596年,身心问题出生地:法兰西王国,勒内图赖讷拉海。尔首

卒于1650年,次提出逝世地:瑞典,身心问题斯德哥尔摩市。勒内

毕业于普瓦提埃大学。尔首

核心思想

勒内·笛卡尔在哲学和数学领域都做出了卓越贡献,次提出其显赫声名与心理学的身心问题联系并不紧密。但是勒内,他皓首穷年,尔首对于心智、次提出科学过程、身心问题人体结构及其机制的勒内本质进行了大量哲学思考。他的尔首成果对于今人如何去思考“思考”本身,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。笛卡尔首次提出了一个看起来非常现代的概念——“身心问题”,即究竟什么是心智和身体,两者又是如何产生交互作用的。

Cogito ergo sum——“我思故我在”,这一句名言耳熟能详,印制在今时今日的短袖衫上也不落伍。这句话涵盖了笛卡尔这位伟大人物最为著名的思想。具体而言:任何事物,只要能够被怀疑,那么我们就应该抛弃自己对于它的想法,原因在于,这个事物,不论它是什么,从本质上而言都是不确定的。笛卡尔认为,如果我们对于任何值得怀疑的事物都不做任何假设,那么我们就仅仅拥有一件东西——那就是怀疑的能力。而且,对于笛卡尔来说,正是怀疑和思考的能力,才让我们成为有意识、真实的存在。

不难看出,这种思考问题的方式对科学方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。事实上,今天的学者认为,在真正着手开始实验之前,抛开自己头脑中所有的臆测,这是研究中非常基本的一点。

笛卡尔还是“反射”这一概念的提出者,尽管他的理论的一些方面长期以来被驳倒或者被遗弃。他指出,外界的刺激会导致神经细胞内部发生一系列变化,后者又会激发出他所谓“生气”的活动。所谓的“生气”当然并不存在,但是,人体确实会对特定的刺激自动进行回应,在这一点上,笛卡尔的先见之明完全准确无误。他进一步指出,“认知”与“身体反应”之间的相互作用(这一相互作用被认为是“意识”的本质)发生在大脑当中,具体位置就在松果体内。笛卡尔认为,这一相互作用乃是一个双向过程:身体对心智所施加的影响,具体体现为令心智了解到身体的反射;而心智反过来又会影响身体,具体体现为激发出实际活动。此种互相影响的观点,恰恰是“二元论”这一哲学概念的核心之所在,后者将心智和身体视为两个不同的实体。

这一思想进一步推论出:心智是无法在物理上进行量化的——也就是说,它并不存在具象的物质,而且,思想不存在任何物质的属性。这种对于“心智”的定义,涵盖了当代社会对于“灵魂”的定义,因为笛卡尔认为,心智是可以在肉身死亡之后继续存在的。而身体,就其部分而言,是有限的且轮廓清晰的,在笛卡尔看来,它是彻头彻尾的物质实体。上述理念与“第一性”“第二性”的概念在某些方面有共通之处。第一性亦即客观的、可观察的、可测量的特征,可以脱离所有的主观性对其进行感知;而第二性的特征则并不能具体识别,正因如此,人们可能对其产生偏见或误读。与之类似,笛卡尔也提出了两种观念,一是固有观念,它是自然而然产生的,并不需要借由与外部世界进行交互而获得;二是衍生观念,它既产生于直接的外部经验,也产生于通过经验所形成的记忆。

笛卡尔不仅对“生气”进行了深入的探讨,他还坚信:松果体仅仅存在于人类大脑之中,而且只有人类才拥有真正的意识、推理的能力以及感受痛苦的能力。只不过,松果体第一次被发现,却是在公牛体内。另外,多项研究表明,动物同样能够展示出解决问题的能力,而诸多非人类的哺乳动物也能展现出痛苦的感觉。

重要影响
笛卡尔的哲学思想,简称“笛卡尔哲学”,对于后续开展人类的感官感觉、思维和体验的研究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。但是,后世部分理论家却反对笛卡尔哲学的二元论概念,他们认为所有的体验和事物只能是两类中的一类,物质的,或者非物质的。托马斯·霍布斯(Thomas Hobbes)认为,心理活动之所以产生,原因在于大脑内部的生理活动,而且他相信,所有的知识都来自感官感觉;霍布斯主义认为,不存在所谓的固有观念,一切事物都是物质的。约翰·洛克(John Locke)虽然受到笛卡尔机械论观点的极大影响,但他反对笛卡尔哲学的二元论,而是支持实证主义。乔治·贝克莱(George Berkeley)和巴鲁赫·斯宾诺莎(Baruch Spinoza)也同霍布斯和洛克一道,反对笛卡尔哲学的部分观点。尽管如此,对于身心问题的探讨却一直持续到今日。

于我而言
心智在什么时候停止运转,并且身体开始运转,反过来,身体什么时候停止运转,心智开始运转,这个问题是笛卡尔哲学中很重要的一部分,当然了,最终答案直到今日仍然未曾出现。我们知道,心智会影响身体,身体也会影响心智,但是,究竟在哪一时刻它们变成了截然不同的实体呢?如果我们的心智不再感知物质世界,那么,世界还是真实的吗?

大家在某些聚会上一起玩的游戏,就有关于心智和身体的区别,在游戏中你会发现,身体反射压倒了有意识的思维。读者不妨试一试:坐下,右腿稍稍抬离地面。右脚有规则地画圈,沿顺时针方向(非常重要)。现在,在右脚画圈的同时,抬起你的右手食指,凌空在你眼前写阿拉伯数字“6”。注意到你的右脚发生了什么有趣的变化吗?估计它基本上不会再沿顺时针方向画圈了,甚至还有可能朝相反方向画圈!你可能很想知道,自己的脚究竟在“想”些什么,其实真正的原因在于,此时心智已经退居次位,身体则不顾一切地、反射性地希望右脚和右手朝着相同的方向运动。这种反射性冲动之所以占据上风,原因在于,右脚和右手手指皆受大脑左半球控制,而大脑又希望尽量简化行为。你还能够指责自己的身体吗?现在,再重复一下这个实验,右腿仍然顺时针旋转,但是这一次用左手凌空画“6”。这次,你应该不会再出现上一次的反射了。因为双侧大脑半球能够同时执行不同的任务。

反射当然是十分重要的。有的时候,身体已然开始产生反应了,但心智却完全无法驾驭身体,不论任何意图都实现不了。譬如:打喷嚏,退缩,眨眼,碰到滚烫的炉盖而弹开,又或者因为恐惧而呆若木鸡等。我们要感谢勒内·笛卡尔如此之早地提出了“反射”这一概念,他的论述激发了之后数个世纪的科学研究工作。

如果你在深思“灵魂的本质”或者“上帝的属性”,那么你很可能在使用笛卡尔哲学的术语。某些与笛卡尔同时代的神职人员认为,他的著述太具颠覆性,甚至属于异端思想,但其实笛卡尔却是一个对宗教信仰十分笃信之人。他认为,灵魂与心智属于一个实体,它们能够超越物质世界中时间与空间的限制,这一思想至今仍然为数以百万计的人所坚信。大脑中是否存在某些东西超越了其物理特性,赋予我们生而为人的意义呢?笛卡尔显然认为,其答案是肯定的。但也许没有人能确切地知道问题的答案。